住房反向按揭是指有独立房产的老人将房屋抵押给金融机构,仍可在家居住,且机构根据具体情况每月返给老人一笔固定的养老金直到老人去世。退出机制分为两类:参与型与非参与型,即金融机构是否参与分享房产增值收益。
早在2007年,北京等地就提出以房养老,但没有具体进展,但需要注意的是,在此时期保监会新增设了一家保险公司—幸福人寿。
2013年,国务院将开展反向抵押保险试点提上日程。为落实国务院精神,保监会于2014年在北京、上海、广州和武汉四城市开展反向抵押保险试点。
2015年3月,取得实质进展,国内首款反向抵押保险产品获批上市销售,为幸福人寿旗下(没错,就是保监会当初新增的那家)非参与型产品“幸福房来宝”,这也是目前为止唯一的一款住房反向按揭保险产品。
我们来看看市场反响如何?截至2016年3月,一年光景,全国仅有58户、77人投保,可以判定目前阶段的反按揭制度,并没有得到市场认可,基本失败。
但如今一些不法分子却从中看到牟利的机会,让不少业主穷尽积蓄却无房可住。
更值得注意的是,一些金融机构为了达成交易,贷款审核走过场,间接造成了受害人损失;甚至,还有金融机构与理财平台紧密配合,明知贷款材料作假、依然违规放贷。受害人无法偿还巨额贷款。
在北京有一套房,是让很多人羡慕的配置,是可能要花数十年积蓄才能达成的目标。但中产和贫民往往就在一念之差。
鱼龙混杂的金融机构与中介,将”套路贷“里的常用手法伸向了有房一族。他们打着为中小企业融资、有机构担保等旗号,在业主不知情的情况下将其房产据为己有。平台爆雷之后,受害人往往发现,类似的遭遇很多人都有,而要回房子的概率微乎其微。“以房养老”骗局,已经影响了正常的社会秩序,也让“房产理财”这样的新兴概念蒙上阴影。
哪些因素导致反向按揭难以实施
1. 不符合国情,有违传统理念:房屋产权转移,老人无法给子女留下家产;
2. 房价走势未知:当下背景,房屋是升值快保值高的资产,但房价走向何方难以预测;
3. 收益分配问题:若房屋升值,那么溢价部分如何合理分配;若房屋贬值,其差额如何承担;
4. 政策前景不明:住宅土地70年产权,若土地年限到期,反按揭如何进行尚不明确;
5. 老人身体情况评估:每月返还养老金将持续到老人去世,这就存在身体健康状况评估问题,双方利益将与老人身体反向相关。用老人健康情况去赚养老金这不是以房养老的初衷。
笔者认为,住房反向按揭只是一个极为小众的模式,仅仅为少数有需求的老人多提供一种选择而已。反按揭机制,房屋所有权均将发生转移,这牵扯到一个家庭最敏感的话题,很难让大众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