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来到法治政务信息网!
当前所在:首页 > 社会百态 > 人民日报︱这个数据持续增长15年后首次下降,背后有深意

人民日报︱这个数据持续增长15年后首次下降,背后有深意

发布时间:2021-03-15 来源: 最高人民法院 作者:佚名

  

  3月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听取了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所作的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报告中,一组数据引人关注:全国法院受理案件数量在2016年、2019年先后突破2000万件和3000万件关口的情况下,出现2004年以来的首次下降,特别是民事诉讼案件以年均10%的速度持续增长15年后首次下降。

  众所周知,“案多人少”曾是许多法院面临的突出问题。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法治意识的增强、立案登记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大量矛盾纠纷进入法院。2016年,全国法院受案量突破2000万,3年后的2019年,全国法院受案量突破3000万。“人案矛盾”成为制约司法质效提升、影响群众对公平正义感受的瓶颈和障碍。“迟到的正义非正义”,我们不能成为“诉讼大国”,一旦案件量突破司法资源能够承受的极限,最终受损的是司法的效率乃至公正。

  社会治理的最好办法,就是将矛盾消解于未然,将风险化解于无形。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从源头上减少诉讼增量。

  此后,全国法院迅速行动,经过两年奋战,全国法院构建起中国特色一站式多元纠纷解决和诉讼服务机制,为群众解决民商事纠纷提供菜单式、集约式、一站式服务。

  打开人民法院调解平台,3.3万个调解组织、16.5万名调解员为群众提供在线调解服务。最高法与全国总工会、公安部、司法部、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等完成“总对总”在线诉调对接,涵盖劳动争议、道交事故、金融保险、证券期货、知识产权等纠纷领域。目前,通过人民法院调解平台,1360万件案件得以调解。2020年,诉前成功调解424万件民商事纠纷,同比增加191%。

  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积极参与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人民法院对接“老马工作室”等代表委员调解工作站,合力化解纠纷。

  “拐点”悄然而至。2020年,全国法院受案量出现2004年以来的首次下降。这其中,有疫情的影响,但更重要的是——多元解纷机制充分发挥作用,越来越多的矛盾纠纷尚未进入诉讼程序就得到化解。

  实践已经证明,必将继续证明:中国特色一站式多元纠纷解决和诉讼服务机制是解决“案多人少”矛盾,从源头上减少诉讼增量,从根本上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的有效之举、关键之举、制胜之举。

  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提出,健全中国特色一站式多元纠纷解决和诉讼服务体系。相信经过不懈努力,法院受案量“拐点”会继续巩固,大量矛盾纠纷会以更加高效的多元方式得到化解。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积极推动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化解,司法机关一定能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法治中国,确保国家安全和人民安居乐业贡献更大力量。


原文链接:http://www.court.gov.cn/zixun-xiangqing-290021.html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法治政务信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
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