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又没偷又没抢,花的是自己的钱,伤害的是自己的身体,你们凭什么抓我?”这是民警和张兰(化名)进行入所教育谈话时她说的第一句话。来到陕西省女强制隔离戒毒所后,张兰觉得这里的生活与她以前黑白颠倒、自由散漫的生活天壤之别,严格的规章制度、规律的作息时间、统一的着装要求……这些让她一时难以适应,她便开始用歇斯底里的情绪表达不满,多次与其他戒毒人员发生肢体冲突,她成了队上重点管理教育对象。
一场情景剧,打开她封闭已久的心灵
“孩子,妈相信你,你一定能战胜毒魔,妈等你回来!”这是张兰在大队组织的《你好长公主》情景剧中的一句台词,她声泪俱下的表演深深打动了在场的干警和戒毒人员。“想想剧中那个为孩子操碎心的母亲,我觉得自己不配当母亲……”演出结束后,张兰这样对干警说,那是她第一次主动找干警谈话。
考虑到她入所适应不良,分队长并没有给她过多压力,而是通过一次次的个别谈话,想最终发现她“格格不入”的真实原因。正好那时遇上母亲节,大队以“感恩母亲、感恩亲情”为主题,组织戒毒人员排演情景剧,看到张兰每次排练时都在旁边认真观看,分队长便问她是否愿意尝试扮演剧中“母亲”一角,张兰欣然答应了。起初她的表演生硬呆板,经常不能入戏,分队长便耐心指导张兰,慢慢地她在表演时情绪就表达出来了,直到最后在舞台上的表演发挥自如,赢得了一片掌声。
她慢慢打开了心门,干警了解到原来家是张兰最不愿提及的痛,曾经头脑灵活肯吃苦的她不仅和丈夫把家里的小餐馆经营得有声有色,还把两个孩子培养得出类拔萃,本来生活一帆风顺,却因受到牌友的蛊惑接触了毒品,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幸福美满的家因此变得支离破碎,儿女也都早早离家去外地谋生。虽然她的焦躁情绪在情景剧表演中得到了一些释放,但她更希望能为自己的孩子做一些什么来弥补自己的过错。
一次探访,让她重新找到戒治方向
因为儿女都在外地,张兰对儿女来所里探访一直不抱希望。但是,分队长知道她非常想念家人,提前通过电话和她的儿子进行了沟通,希望他能抽时间过来看望母亲,帮助她更好的树立戒治信心。
2019年8月的一天,在探访室里见到儿子,张兰泪如雨下,她已经两年多没见到儿子了,能够亲眼看到儿子的面容,听儿子为他讲述自己目前的生活工作,她感觉像做梦一样。儿子的鼓励和支持让她感到很欣慰,她觉得家人没有放弃她,不安的心终于可以放下来了。探访结束后,张兰兴高采烈地找到民警:“队长,我想明白了,儿子和家人就是我改过自新的最大动力!探访时我还有好多话没说出口,现在我想把心里话写成信寄回家可以吗?”在信中,张兰向丈夫表达了歉意和悔过,向儿女表达了自己的愧疚,列出了自己在戒毒所里的戒治计划,表达了她重启新生活的向往。她在信中写了这样一句话:“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这是前几天,她在教育矫治课上学会的道理,她记住了干警的鼓励,虽然戒毒之路很难,但只要她脚踏实地,一步步坚持努力,她一定会重新开始自己的人生。
一场变故,使她坚定彻底戒毒的信心
张兰寄出的家书迟迟未见回应,噩耗却传来了,儿子住院病危。原来那次来探访,儿子已经患病,因为害怕影响母亲安心戒治,生病的儿子在母亲面前表现得异常坚强,没有让母亲发现任何异常。大队得知消息后,第一时间向所里申请,办齐手续后带张兰离所探视,在医院见了儿子最后一面。
儿子的突然离世对张兰造成了巨大的打击,她精神恍惚、沉默寡言,出现了绝食和轻生的念头。大队经过和心理矫治中心讨论后,立刻启动了对张兰的心理危机干预。心理咨询师采用认知心理疗法,给她积极正向支持,帮助她度过悲痛过程。大队值班干警密切关注张兰的情绪变化,对她进行重点关怀陪伴。之后,大队又根据张兰的心理功能恢复状况,带她坚持进行了长达半年的个体心理咨询,使张某学到了积极心理应对方式,慢慢从阴霾中走了出来。
“队长们关心我,这些我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我没有理由继续颓废下去,我的儿子肯定也不希望看到我这样。”在大队干警和家人的共同努力下,张兰知道唯有彻底戒毒,才是对儿子的最好告慰。
如今,即将要离所回归社会了,与初入戒毒所时相比,她的变化众目共睹,她担任了队上的安全员,学习了很多禁毒法律法规,真正认识到了吸毒对国家、社会、家庭以及个人的危害。经历过风雨,她的身上多了份从容与笃定,对未来的生活她充满了期待:“因为吸毒,我失去了太多太多,来到戒毒所之后,我才明白健康、亲情的重要。我一定会坚定戒毒信心,换一种新的活法!”
下一篇:学党史 继传统 铸警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