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民生所盼,发展之基。近年来,沁水县工业、商贸业蓬勃发展,外来人口不断涌入,各类矛盾纠纷和治安隐患呈现叠加交织的特点,给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带来新的挑战。如何延伸村、社区警务触角,让基层社会治理难点、堵点、痛点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沁水县公安局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探索创新村(社区)警务模式,出台“一村一警8555工作机制”,打通了基层社会治理的“神经末梢”,将基层基础工作做细做实,实现了警情下降、纠纷化解、百姓满意的目标。
扎根一线警力下沉 用“铁脚板”排查安全隐患
“驻村民警的这次排查整治,让我们老百姓增强了安全意识,也提高了我们防范风险和发现隐患的能力。”沁水县嘉峰镇尉迟村村民裴值元感慨地说。
近日,为彻底摸清群租房存在的风险隐患,沁水公安部门充分利用驻村(社区)民警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按照网格责任划分,开展“逐栋、逐层、逐户”地毯式筛查,用“铁脚板”常态开展出租房屋、租住人员排查摸底,安全隐患排查整改。
这只是沁水公安充分发挥“一村一警”优势,助推基层社会治理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沁水县从政策、经费、人员、机制等方面予以全方位保障,在晋城市率先完成了民辅警进村(社区)“两委”班子全覆盖,形成了“党政政府领导、政法综治协调、公安机关主导、属地乡镇共建、社会联动参与”的警务工作新格局。
为压实“一村一警”工作责任,沁水县公安局要求驻村(社区)民警必须做到辖区标准地址、实有人口、出租房屋、行业场所、重点单位、危险物品、矛盾纠纷、社情民意的基础信息和动态信息“八熟悉”;人口变动家庭、特殊人群、新兴业态、复杂场所、特定从业人员“五必访”;对特定对象、主体责任不落实、突出风险隐患、易转化矛盾、网络犯罪防控专员不履职等“五必谈”,督促其及时主动处置问题隐患;对涉人员滋事、辖区发案、安全事故、维稳事端、急难愁盼等“五必议”,及时提交村(社区)“两委”干部会议或乡镇党政干部会议进行研判协商。
沁水县公安局出台的“八熟悉五必访五必谈五必议”工作方法,被称为“一村一警8555工作机制”。全县驻村(社区)民辅警按照这一要求勤走百家门、遍识百家人、熟知百家情,主动排化涉稳风险、主动建设防控体系、主动整治突出问题,全力服务保障乡村治理,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从“八熟悉”中发现隐患 靠“五必谈”化解纠纷
依山而建的沁水县土沃乡杏则村,房屋鳞次栉比,院落花草繁盛,石砌的村道四通八达。驻村民警宋鹏飞隔三岔五就会沿着这条小路,按照“八熟悉”的工作要求入户走访。前几天,一位村民和他聊天时提到,由于附近的沁峪煤矿投产运营,村民纷纷购买货车拉煤跑运输,先后已有22人。由于缺乏组织管理,道路出现拥堵,村民与企业、运煤村民之间已发生一些矛盾纠纷。宋鹏飞意识到,如不及时介入解决,有可能引发更大的冲突,立即向沁水县土沃派出所领导汇报情况。
土沃派出所马上召集煤矿、村委、货车司机代表召开协调会议。经过商谈,最终决定,由村委会成立运输公司,任命运输公司负责人。该负责人对接煤矿联系货源并发放顺序号牌进矿运输,煤矿保卫科按照号牌决定车辆顺序,维持运输秩序。另外,按照“五必谈”要求,宋鹏飞还对一些经常插队、不遵守煤矿运输秩序的货车司机进行谈话警告,讲解有关法律知识和法律后果。
由于驻村民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得当,土沃派出所彻底解决了沁峪煤矿和杏则村村民因煤炭运输产生的矛盾纠纷,既维护了村民的合法利益,又保障了煤矿的运输秩序,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坚持前移防线、前端管理、前瞻治理,沁水公安通过警力下沉、扎根社区村居,在推进“一村一警”警务模式中,打造警民共治共同体,有效推动了警务工作与群防群治机制高度融合。和宋鹏飞一样,沁水公安各村(社区)民辅警依托日常巡逻走访,持续深入庭院、田间地头、工地、企业,向群众普及、讲解、宣传各类法律法规政策,引导群众自觉依靠法律来解决问题。
既解决纠纷又化解心结 有效促进“大和谐”
6月初,沁水县龙港镇杏园社区沟门口附近发生一起持刀伤人事件。社区民警王剑锋在调查此案时了解到,当事人郑某与李某(男)原系夫妻,一年前已经离婚。案发当日,李某酒后找郑某说事,敲门未果,便手持菜刀将其防盗门砍坏。郑某报警后,李某逃离。之后,李某返回再次与郑某发生争执。郑某一气之下,夺过李某手里的菜刀将李某双腿砍伤。
表面是简单的伤害案,背后却是一个破碎家庭的凌乱。王剑锋受理此案后,与镇政府包片领导、社区负责人多次商议制定化解方案,决定用亲情化解多年的夫妻积怨。在调查中,王剑锋发现受害人李某流露出对儿女割不断的亲情,但其子女却对李某常年酒后滋事极为反感。王剑锋和驻所司法调解员、社区干部组成调解组,多次登门与双方谈心谈话。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最终化解了李某与子女的矛盾,随后李某与前妻郑某也达成了谅解,达到案结事了人和的效果。
针对辖区婚恋纠纷、土地纠纷、邻里纠纷等常见性、多发性矛盾纠纷,沁水公安部门依托村(社区)民警,结合“百万警进千万家”活动,常态化开展矛盾纠纷信息收集工作,对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及时发现苗头,提前介入、超前化解。对村(社区)民警无法调解的,辖区派出所介入调查,并协调街道党工委、司法所、人民调解组织组成工作组,全方位多角度开展协调处置,实现矛盾纠纷化解在源头、解决在基层、消除在萌芽。
如今,在沁水县龙港中心派出所辖区,像王剑锋这样和驻村群众“打成一片”的民辅警还有26名。他们在常态化开展日常巡逻、入户走访等工作中,帮助辖区老弱病残办理业务、关爱留守未成年人、宣传防电诈知识、化解邻里矛盾纠纷。他们的身影活跃在社区、村居的每一个角落,真正成为服务群众的“主力军”。
9月中旬,为持续提升“一村一警”基础业务工作能力,沁水县公安局组织开展了“一村一警8555工作机制”基础业务技能知识竞赛。全县12个派出所的村(社区)民辅警组成12支代表队,结合包联村(社区)实际情况,围绕人口管理、行业场所、禁毒、反恐、治保会建设等问题,争相作答,激烈比拼。赛后,大家纷纷表示,将以此次技能比武活动为契机,练就过硬本领,更好“充电蓄能”,为扎根基层、化解矛盾、守护平安、服务群众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来源:山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