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动司法”“优化非诉纠纷解决机制”“积极广泛参与社会治理”这些理念日趋深入人心。新时代新征程上的人民法院如何转化思维,有效对接,展现新作为,思考在继续,实践在延伸。
近年来,临汾市中级人民法院秉承能动司法理念,主动融入地方党委和政府领导下的诉源治理机制建设,牢牢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充分发挥司法建议延伸审判职能作用,多措并举提升司法服务保障水平,绘就了一幅新时代人民法院以能动司法践行公正与效率的新“枫”景。
追根溯源 小案不小办
“没想到你们工作这么细致,我心里的一块石头终于落地了。”一起邻里纠纷的当事人老刘拉着临汾市中级人民法院法官的手激动地说。
十几年前,老王修建房屋,将门口台阶延伸到道路上,引起老刘不满,双方由此结怨。前不久,老王在门前道路放置了一口水缸,导致车辆无法通过。老刘与老王多次协商均未能解决,不得已起诉至法院。一审法院审理后,判令老王将水缸移走。老王不服,向临汾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为从根本上化解双方矛盾,法官从拉家常开始,追溯两家几代人的情谊,疏导双方对立情绪,并引导他们反思多年恩怨给彼此带来的诸多损失,让他们算好“眼下和长远”这本经济账。
最终,双方达成一致意见,老刘同意适当分担部分修路费用并当场履行,老王也将水缸移走。
前端发力 让纠纷止于诉前
前不久,尧都区人民法院河西法庭接到某镇政府打来的电话,“周庭长,我们这边几个村子因取暖问题和热力公司发生纠纷,能不能帮忙化解?”
由于对供暖面积、温度等存在争议,3个村子400多农户以各种理由拒绝缴纳取暖费。因涉及人数众多,处理不慎很有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镇政府在多次协调未果的情况下,联系河西法庭,希望借助法院化解纠纷。
河西法庭立即向临汾市中级人民法院汇报相关情况,两级法院法官经讨论决定,先安排法官和经验丰富的调解人员加入镇政府调解工作。法官经过调查走访和多方沟通,给出切实可行的调解方案。由热力公司、村民代表及镇政府工作人员组成入户调查小组,携带测量工具及温度计,对供暖面积、温度进行逐户测量,最终确定取暖费数额。
多方努力下,一起涉及民生的群体纠纷在诉前妥善化解,未形成群体诉讼。
司法建议 助力诉源治理
今年上半年,临汾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一庭法官在办理上诉人殷某与被上诉人李某排除妨害纠纷一案中发现,被上诉人李某在治理工业固体废物的过程中,可能存在将废渣填埋到林地的情形,如果情况属实,肯定会对周围环境造成损害。
承办法官审结案件后,第一时间向案涉林地所在地生态环境分局发出司法建议书,建议其对案涉地块进行检查,了解是否存在污染环境的违法行为,督促其采取相关措施,避免环境污染事件的发生。司法建议书得到了该单位的积极反馈,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针对审判执行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必要时向有关单位提出改进工作的司法建议,是人民法院深化诉源治理,积极参与国家治理、社会治理的重要方式。今年,《临汾市中级人民法院关于加强和规范司法建议工作的实施细则》颁布后,全市各级法院聚焦审判过程中发现的苗头性、群体性突出问题,在办案时多想一点,多走一步,以司法建议“小药方”,做好诉源治理“大文章”。
来源:临汾政法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