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治报-法治四川新闻客户端记者 俞阳
近年来,德阳市罗江区司法局紧扣司法行政职能,努力把法律援助“惠民生工程”打造成“暖民心工程”,全力以赴解难题、定纷争、暖民心,为群众撑起法治“保护伞”。2022年,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90件,为特殊困难群众挽回直接经济损失320余万元,2个法律援助案例入选司法部案例库。
创新服务举措提升便民水平
一是服务端口前移,让群众少跑腿。不断延伸法律援助工作触角,在全区7个乡镇司法所、21个村(社区)设立法律援助受理点,方便群众就近申请法律援助,全力构建法律援助“半小时服务圈”。二是强化数字赋能,让数据多跑路。配备“法律服务智能终端机”,通过智能终端为群众提供“一站式”咨询、申请、审批等法律援助服务路径,实现法律援助“举手能及”。通过政法系统协同办案平台,在全市率先推行刑事援助案件平台推送,实现刑事援助案件申请不跑路。三是开展“上门办理”,让服务零距离。坚持人本思想,强化服务理念,向残疾、重病、孕妇、老年人等特殊和困难群众提供“预约办”“延时办”“上门办”等服务,全力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延伸服务领域满足多元需求
一是扩展重点领域法律援助服务。牵头组建退役军人、少数民族和宗教人士、残疾人、学校、政务中心等法律援助工作站,定期派驻执业律师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等服务。截至目前,建成区级法律援助中心1个、特殊和困难群体法律援助站30余个,构建起了“全时空+全领域”的法律援助服务网络。
二是深化“援调对接”机制。坚持“援调共济、以调为主”的工作原则,整合各自优势,通过非诉方式调解结案,大幅度降低法律援助成本,拓宽弱势群体维权渠道,让群众感受快捷高效的公平正义。
三是强化部门衔接联动。强化与政法各单位协调联动,深入开展刑事法律援助工作。与人社部门建立联动机制,实现农民工劳动合同审查基本覆盖,为根治欠薪,农民工维权提供有力保障。
紧盯“三个环节”提升工作质效
一是做优案前审查。践行“应援尽援、应援优援”的服务理念,向讨薪农民工、军人军属、残疾人等特定群体开通法律援助“绿色通道”,免于经济审查、简化受理程序,实现民事法律援助案件当天申请、当天受理、当天指派;推行“容缺受理”机制,对符合法律援助条件、提交的材料有欠缺的特定情形先予办理,欠缺材料限时补齐。
二是做好案中跟踪。强化立案审查、指派承办、归档结案等环节的质量跟踪管理。通过案件跟踪服务、重大案件集体讨论、律师业务培训“三措并举”全面提升案件质量。对于重大典型案件由区法援中心组织人员全程跟踪,切实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三是做实案后评价。做好质量监督表、受援人回访记录表核查登记,随机走访并听取经办法官、受援人和指派律师的意见建议。近年来,受援人群满意率均达到100%。2022年,承办的一法律援助案件获评“德阳十佳”执法司法优秀案例,并入围四川政法“五年百佳”案例(2018-2022)评选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