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明网格员在社区开展走访工作。高明供图
稳定是发展的前提,基层善治是“百千万工程”能顺利推进的基础。近日,佛山市高明区召开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大会。会议覆盖全区区直部门、镇(街道)、村(社区)、村(居)民小组,吹响了“党建+全科网格”基层治理体系改革号角。
“党建+全科网格”是高明按照佛山市委构建“一核多元、简约高效”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体系的部署,从自身实际出发,开展新时代“枫桥经验”高明实践的创新探索。这一探索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系统制定了5项工作机制,抓基层、强基础、固基本,着力打通条块壁垒、层级壁垒,整合各级机关、重点企业、各类组织、社会基层等领域的“多元”力量,建立简约高效的问题排查、反馈、解决机制,系统性地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基层治理共同体,力争为高明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提供坚实保障。
机制1
健全基层治理全科网格工作
重构基层网格,整合基层治理资源
“党建+全科网格”1+5基层治理体系中,“1”是指基层治理体系总体方案,明确以党的组织体系为领导和支撑,将全科网格打造为基层治理的基本单元,整合各级资源力量进入网格发挥作用,让党组织通过网格的架构机制进一步延伸“神经末梢”,推动基层治理精细化精准化;“5”是指五项配套工作机制,分别为建立健全基层治理全科网格工作机制、建立驻村(社区)团队选派管理机制、建立区镇机关干部挂任村(居)民小组“双副组长”机制、建立基层党员群众组织动员机制、建立健全一呼百应协调有序的平急转换机制。
当前各部门偏好用网格化管理来推动工作,导致网格存在种类多、事务杂、功能弱等问题。对此,高明自上而下整合、重构全科网格架构,按照农村、社区、楼宇、商圈、园区等不同区域,划分出边界易识、规模适度、相邻成块、员格相适的全科网格456个,并将人员、事项、资源,以及区直部门挂钩联系村(社区)、在职党员“双报到”等工作全部融入其中。
那么,高明全科网格的创新特点在哪里?
首先,设置了片长、副片长。以村(社区)为单位创新建立“网格片”,片长由驻村(社区)的镇(街道)领导、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担任;副片长由镇(街道)驻村(社区)组长、区直挂钩单位的分管领导、驻村(社区)警长担任,目的就是体系化、组织化地整合区直部门、镇街、村、组四级人员力量来参与基层治理,推动全科网格“铺得开、拎得起、动得快、效果好”。
其次,把社会各群体吸纳为基层治理力量。把企业的骨干人员、部门下沉的专业力量、网格内的党员、楼栋长、治安员、物管员、“快递小哥”、志愿者、民兵以及群众团队的带头人充分发动起来,发展壮大网格员、信息员队伍,让他们成为网格的流动“传感器”,基层有什么“风吹草动”马上能发现,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再次,建立问题快速发现反馈机制。构建“源头发现—采集建档—分流交办—核查督促—办理结案—结果反馈”网格业务闭环处置流程,按照“简单问题立即办,复杂问题研究办,交叉问题会商办,部门问题移交办,紧急问题抓紧办”五办要求,快速反应,协同联动,分级处理,确保把问题和纠纷解决在基层源头。
机制2
驻村(社区)团队选派管理
促进行政体系“末端”与基层社会“首端”有效衔接
当前,村(社区)承担的工作任务普遍比较繁重,但在资源、力量上却相对单薄,往往缺乏充足的人力、资源去更有力推进“百千万工程”、抓好基层治理等重点工作。
这项机制明确:驻村团队一般不少于3人,由驻村领导、驻村组长和组员组成。其中,驻村领导由镇(街道)领导班子成员担任,兼任基层治理全科网格片长。驻村组长兼任网格副片长,一般1年之内不得随意调整,选派调整需经镇(街道)党委(党工委)会议研究。坚持立足村情村况,因村选人组队,优先选拔群众工作能力强的干部作为驻村团队成员。
驻村团队每周要到所挂驻村(社区)开展工作不少于2次,其中每周二为固定驻点日。该机制要求驻村团队不能坐等群众上门,而要主动沉下去,到村(居)民小组走家串户摸清社情民意,可以采取定点接访、重点约谈、上门拜访、带案下访、面对面座谈等方式进行联系服务;明确了驻村组长要做到重大事项决策、实施以及紧急、突发性事件必到,同时做到帮办不包办、到位不越位。
此外,这项机制统一规范了驻村领导责任清单和驻村团队权责清单,要求驻村团队要履行好“政策法规宣传员、为民办事服务员、党务村务监督员、基层纠纷调解员、富民强村指导员”五大员职责。同时,提出每年按照20%左右的比例确定优秀驻村团队和驻村组长;探索驻村团队与村(社区)“两委”干部年度考核互评,推动驻村工作实效提升。
如此一来,一是解决镇(街道)作为行政体系“末端”,村(社区)作为基层社会“首端”,两端的衔接、贯通的问题;二是解决力量、资源、服务能够真正打桩式下沉到最基层的问题;三是解决镇村融合发展合力不够的问题。
机制3
区镇机关干部挂任村(居)民小组“双副组长”
向体制内挖潜,充实基层治理力量
村民小组、网格是最基本的治理单元,要做到治理精细化,就要有足够的人力做支撑。但是在目前政府过“紧日子、苦日子”的情况下,如何能够在基层治理上花少钱办大事?对此,高明区创新思维,向体制内挖潜,创新推行“双副组长”制,为全科网格的治理提供骨干力量。
“双副组长”由哪些人构成、要做什么事?高明区推动镇街和联点挂钩的区直单位各派出1名工作人员,共同挂任村(居)民小组“副组长”,并相应兼任全科网格“副网格长”,通力合作、相互补位,以非脱产形式开展工作。
“双副组长”的职责,就是走家串户密切联系群众,做到每家每户的情况了如指掌,同时发展壮大基层治理队伍,把群众团队、网格员、信息员等队伍发展起来,及时排查发现并反馈矛盾风险隐患,建立网格内治理隐患台账等。
这项机制主要解决基层人手不足、治理难以精细化的问题,解决打通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米”的问题,解决抓早抓小抓预防的问题,防止基层问题“小事拖大、大事拖炸”。
基层治理是全区系统性的工作,不只是村、镇基层的工作,每个区直部门都有责任、有职责,把基层治理抓在手上。对此,该项机制明确了要加强对“双副组长”的考核管理和激励约束,要求派出单位每个季度研究一次“双副组长”工作的情况以及联系挂钩村的工作情况,包括人居环境整治、基层治理、“百千万工程”等任务,多想办法支持基层工作。如果联点挂钩的村(社区)出现了大的突发性事件、矛盾纠纷,但“双副组长”前期没有排查、没有上报的,包括“双副组长”个人和派出单位的绩效考核都要扣分,甚至不能评为年度优秀。
该项机制提出“双副组长”要接受村(社区)的“双向评价”,明确区委组织部在评价使用干部时要充分考虑干部有没有基层工作和群众工作的经验,了解干部在基层做得怎么样、态度怎么样、有没有成效,为村、组两级用好区、镇的人员和资源提供组织保障。
机制4
基层党员群众组织动员
构建党组织领导各类组织、各类组织凝聚广大群众的组织动员链条
近年来,基层党组织在规范化上取得一定成效,但是部分村(社区)党组织在组织发动群众上方法不多、效果不好,“干部干、群众看”现象还依然存在。
基层治理要抓得好,党委、政府不能大包大揽,而是要充分发动群众,让群众共同参与治理,提升基层社会自我管理、自我调节的能力。为什么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动员能力还不够强?其中一个原因是:村(社区)“两委”班子人不多,要去组织发动几百几千甚至几万的村民,有时候确实力不从心。
为此,高明在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传导上,加上了群众团队、社会组织作为凝聚群众的“扩大器”。通过党组织来领导好群众团队,再由群众团队来做团队群众的工作,构建党组织领导各类组织、各类组织凝聚广大群众的组织动员链条,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这项机制主要有三个抓手:首先是建立各类组织、群众团队的信息库,摸清各类组织和群众团队底数。其次是在党的领导下培育发展各类组织和群众团队,包括:协商类的群众团队,如乡村振兴促进会、家乡发展委员会、乡风民俗理事会等;调解类及法务类的群众团队,如以村组干部、热心党员群众为主组建“和事佬”“明理人”“法律明白人”等团队,探索建立公职律师联点挂钩村(社区)机制;文体类的群众团队,如歌咏、戏曲、舞狮、篮球等团队;此外还有互助类的群众团队、志愿服务类的群众团队。做好常态化联系,为各类组织和群众团队开展活动时提供必要的场地,在人员、资源调配上给予足够的支持,把他们团结好。再是用好各类组织、群众团队带头人,将其发展为全科网格的网格员、信息员。发挥好他们的作用,健全制度化协商平台,传递好党委、政府的声音,让群众自觉支持党委、政府推进各项重点工作,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百千万工程”、基层治理的积极性。
机制5
健全一呼百应、协调有序的平急转换
提升基层党组织应急处突能力
这项机制充分吸收疫情防控应急处突的经验,并将其制度化,主要是要解决基层应急机制不健全、人员力量松散、应急培训演练缺失等问题。
主要内容是组建各级应急队和志愿服务队,完善党的组织体系与应急指挥体系的快速转化机制,提升基层党组织应急处突能力。
首先,要健全“扁平化”的基层应急指挥体系,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响应机制启动后,镇(街道)党委(党工委)统一指挥、统筹协调、调配资源;区委组织部统筹调配机关应急队支援基层,做到“指令快速传达、人员快速到位、支援快速启动”。
其次,要建立常态化应急支援队伍,按照机关企事业单位在编在岗人员不少于20%的比例,选取年富力强、身体健康、综合素质高、战斗力强的党员干部,在每个区直单位分别建立一支机关应急队,应急状态下根据基层需要及时下沉一线,由镇(街道)统一调配使用。镇、村、组三级相应组建“1+1+N”应急支援和志愿服务队,加强基层应急力量,定期开展应急演练和宣传教育。
同时,要建立健全党员就地转化机制,应急响应启动后,在区委组织部的统筹发动下,重点区域内的党员主动到所在村(社区)报到,接受基层党组织指挥。
另外,要加强临时党组织体系建设,结合应急事件的性质和实际情况,及时在重点区域、关键场所、工作专班一线建立临时党支部,统筹各方力量开展联防联治,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