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来到法治政务信息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基层法治 > 佛山法院执法治之笔 绘“头号工程”新图景

佛山法院执法治之笔 绘“头号工程”新图景

发布时间:2024-09-28 来源: 广东政法网 作者:佚名

  

  佛山市南海区人民法院丹灶法庭法官走进村居对案件进行调解。

  9月,在佛山市南海区丹灶镇“良银心”千亩水田之一的良登孔边,晚稻抢种后稻苗长势喜人、生机勃勃。

  “多亏法官和调解员及时化解了纠纷,才能不误农时。”村民陈伯说。日前,在良登村诉前和解工作室的调解下,陈伯与邻户的田界之争画下圆满句号,“法治清风”吹拂乡野润心田。

  产业兴旺、村庄变美、人居和谐,这些都离不开司法的有力护航。近年来,佛山法院把准“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建设要求,聚焦产业振兴、基层治理、和美乡村等攻坚点同频发力,服务区域协调发展,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提供高质量司法服务。

  定分止争 赋能乡村振兴

  “合约没到期林地就被转租,租金应该给我。”

  “租金既不属于协议约定需要返还的征地赔偿,也不是生态林补助金,没理由归你。”

  一起土地经营权出租合同纠纷案中,当事人各执一词。

  该案中,高明区某村村民伍某与叶某签订了协议,约定将20余亩自留山地承包给叶某,期限从2008年至2022年。

  但2018年10月,伍某所在经济社与某生态林养护中心签订租赁合同,将集体所有的1500余亩山地整体出租(含上述山地)。叶某认为伍某分配所得的2.7万元租金发生在承包期内,应由自己收取,索取未果诉至法院。

  高明法院承办法官詹学升来到涉案林地调查。据村干部介绍,当地正计划以生态林产业为依托,探索建设特色经济作物示范基地和康养产业,推动“家门口”就业增收。而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像伍某这样产生纠纷的情况不在少数。

  由于协议未预料到整体出租的情形,导致租金归属无约可循。要如何实现平等保护,为绿富双赢“卸下包袱”?

  最终,高明法院依法判决2.7万元租金由叶某分得60%,伍某分得40%。

  判决生效后,类似纠纷有了参照,很快就得到妥善解决。“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良好效果和示范效应,让该案入选广东法院服务保障“百千万工程”典型案例。

  如上述案件一样,通过依法妥善解决涉农发展要素保障、城乡经济循环、产业转移等纠纷,服务保障“百千万工程”,这样的例子在佛山不胜枚举——

  高效调处租户和运营公司的租赁合同纠纷,让百年老街顺利“变身”文旅网红打卡点;

  厘清花卉养殖过程中环境污染纠纷的侵权责任,推进乡村传统工业和特色生态农业良性互动;

  依法腾退被占用土地,助力九江镇临港国际产业社区建设……

  护航优势产业发展,助力制造业当家和乡村全面振兴。近年来,佛山法院制定“二十条措施”服务保障制造业创新高地建设,结合家电、家具、陶瓷等产业集群特点提升审判专业化水平,推进知识产权及环境资源案件“三合一”归口审理。搭建“林长+森林法官”协作机制,把服务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放在司法工作重要位置,助力村级工业园区改造等重点项目建设。2023年,佛山两级法院共判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金额约2.75亿元,助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乡村新风貌。

  做优服务 夯实基层之治

  “我们甚至没去到法庭,裁定书就到手了。”佛山市南海区丹灶人民法庭高效的司法确认,让村民吃下了“定心丸”。

  麦兰诗是南海区丹灶镇东联社区诉前和解工作室的一名调解员。最近,她遇到了一起棘手的承包合同纠纷。

  方某原本在丹灶镇某村承包了鱼塘,但自2023年开始,他未按时缴纳租金及水电费用,还玩起“躲猫猫”。对此,村民要求村委会对鱼塘停水停电,僵持之下部分村民来到工作室寻求麦兰诗帮助。

  掌握情况后,麦兰诗通过“云端调解”平台远程连线挂点联络法庭——丹灶法庭反馈情况。

  “停水停电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鱼马上就可以捕捞出售了,如果这时候全死了,他们不仅追不回钱,可能还会衍生财产损害赔偿纠纷。”法官建议麦兰诗以此为切入点组织调解。

  在法官的专业指导下,麦兰诗最终促成方某和村委会达成和解,后续租金从卖鱼所得中扣除。当天,法庭还对调解内容进行线上司法确认,这才出现了上述一幕。

  惠民利民,“家门口”无讼,得益于佛山法院积极延伸司法职能,将多元解纷力量培育到区、镇、村三级,全网络融入基层社会治理。

  如今,全市建成诉前和解工作站(室)等97个,“无讼”乡村(社区)示范点47个,2024年上半年化解纠纷5.7万件。以“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示范活动为契机,佛山法院充分发挥人民法庭扎根基层作用,加强庭所共建,推进人民法院调解平台进乡村、进社区,示范点90%以上的矛盾纠纷不出村、不上交。

  “案件很有借鉴意义,反映出农村集体物业运营中潜在的法律风险,提示了改进路径。”9月9日,在禅城法院组织的庭审旁听活动现场,受邀的辖区街道农业农村办、村干部及人大代表等“沉浸式”以案学法,并就涉农法律风险预防化解开展交流研讨。

  治未病、助发展、促振兴。佛山法院坚持协同共治,近年来与农业农村等多部门搭建纠纷排查和普法宣传联动机制,通过发送司法建议、发布典型案例、摘编法律法规、送法进村居等方式,全面提升乡村依法治理水平,筑牢乡村振兴法治基石。

  亲历

  搭起多元解纷“便民桥”

  2019年,张莹作为青年骨干被抽调到佛山市中级人民法院集中速裁团队。5年来,她完整参与了佛山法院“治未”“治小”“治早”的“三治”多元解纷机制改革探索,在倾听居民家长里短、解决群众急难愁盼、调处基层矛盾纠纷过程中,推动新时代“枫桥经验”走深走实。

  其中,令张莹印象最深刻的是房屋建筑工程领域农民工工资纠纷化解工作站的创建过程。

  彼时,全省并无该领域的工作站创建先例。如何创建?什么模式?

  张莹查找其他地区相关经验做法,翻阅各级有关“零欠薪”城市建设的文件资料,整理了上万字的学习笔记,逐渐形成了较为明晰的思路:建筑工地数量多、分布广,必须充分发挥行业协会自治、自律力量,从源头上减少欠薪事件的发生;住建部门是房屋建筑工程的管理部门,人社部门既是农民工工资保证金的管理部门,也是劳动监察部门,也应该被纳入治理“朋友圈”。

  最终,经过10余次会谈,近50次修改,四方联合签订工作方案,该工作站成功落地,为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搭建起多元解纷平台。

  工作站成立13个月来,共为850个工地提供法治宣传服务,累计化解群体性纠纷65起,维护了近千名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现在,张莹每路过一个工地,总会看看维权告示牌的内容是否规范,每下沉一个社区,都会观察居委会的案例滚动播放屏是否及时更新,这些都是将调解工作深入社区和工地的载体,也是她曾深度参与、挥洒汗水的成果。

  张莹深知,一张牌子、一块屏幕讲的是法律常识、身边琐事,承载的却是民生福祉,她所能做的就是多做一点、做得更细致一点。

  目前,佛山市共有97个诉前和解工作站(室),787个基层治理单位全部进驻人民法院调解平台。

  “功不唐捐,玉汝于成。我们将坚定扛起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的使命,坚持办案与治理并重,为基层社会治理贡献更多司法力量。”张莹说。

  


原文链接:https://www.gdzf.org.cn/xbsy/gddt/content/post_16912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法治政务信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