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我要求法院截留合作社准备发放给我两个兄弟的补偿款,我要起诉主张我的份额……
67岁的张大伯顶着大热天,持着起诉状来到广州市增城区人民法院荔城法庭,向法官陈洪超求助。
“前段时间我才得知,我两位弟弟此前出租的土地被征收,这些土地应当有我的一份,但他们不打算分钱给我!”张大伯一只手拉着法官,另一只手笔划着,匆忙地想带法官去村里评评理。
“大伯,先冷静一下,你找到法庭来,就代表相信我们,你们先坐下来喝口温水,我们慢慢聊。”看张大伯走路过来法庭累得气喘吁吁,法官连忙扶着他去休息间坐下,了解起了纠纷的原由。
原来张大伯有两位同胞弟弟,兄弟三人均已经年过六旬且分家多年,除了在赡养母亲的事情上会有所交集外,三人日常较少来往,兄弟之间关系一般。如今因为征收的事情,兄弟间产生了不小的隔阂。
“合作社已经和他们达成协议,补偿款只给我的两位弟弟,再迟点如果他们拨款了,我是不是基本很难争取到了?”张大伯说出了着急的原因。
“这样,我现在立马联系村委和司法所,你先回家休息,我梳理好案情、查阅证据后第一时间和你沟通。”眼看快到晌午,法官先是安抚好张大伯的情绪,然后立马致电当地司法所,看是否能从中获取到更为关键的信息。
“陈法官,我们知道这件事情。在这起纠纷中,两位弟弟并不认可张大伯占有份额,并提交《租地合同书》拟证明案涉土地十多年来一直由他们经营,与张大伯无关。”当地司法所表示张大伯前些日子已经先后到村委、司法所、镇政府反映了这个问题。
“目前当地合作社已经与张大伯的两位弟弟达成协议并申请司法确认,他们说完成司法确认后准备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尽快拿到补偿款。”当地司法所把案情以及当事人的想法逐一传达。
一纸判决难解兄弟心结,既无法真正实现案结事了,也易引发信访问题。扎根基层人民法庭多年的陈洪超意识到,这事若不能尽快妥善解决,兄弟三人间的亲情便难以修复。
“这案还是得调!”法官与司法所复盘了纠纷过程,并结合涉案的证据反复研判,在案情脉络清晰的情况下,决定对该案进行调解。
在张大伯来访的第二天,荔城法庭联合当地村社、司法所、综治办等部门负责人,把张大伯和两位弟弟以及他们的家人约到当地司法所进行调解。
刚坐下,兄弟间便“火药味十足”,随着问题的展开,双方互相指责毫不退让,你一言我一语吵得不可开交。
在此过程中,法官细心地发现,三兄弟之间除了在征地款分配存在分歧外,还提到了对母亲的赡养问题。
如何从交织的矛盾中寻求突破点并找到最优解?法官陷入了沉思,然后选择了从老人的赡养方面为切入口。
“征地补偿款的事情放在后面说,我们先静下心来聊聊老人家的赡养问题。”听到法官说先解决94岁高龄母亲的赡养问题,大家的情绪渐渐地稳定了下来。
法庭、司法所、综治办在稳控场面的情况下,认真倾听各方的陈述,把母亲的赡养和征地款分配两个问题揉和在一起讨论。
“虽说亲兄弟明算账,但一旦账算太多了,亲情也就少了。你们说,矛盾一旦闹起来,家里最伤心的是不是老人家?”法官以维系亲情为着力点,向兄弟三人分析了其中的利弊。
“征收款和亲情,我们肯定更看重亲情。只是我们也希望大哥能共同承担起赡养母亲的责任,多去探望她,这亦是我们多年来的心结。”两位弟弟说出心中所想。
听到弟弟的话,张大伯不禁红了眼眶。
“其实兄弟间,好好沟通,每人肯退让一小步,再大的矛盾也会变得容易解决。”接着法官从案涉土地的历史、各方出示的证据情况、家族和睦、兄弟亲情等角度,提出解决方案供当事人参考。
“法官,我们愿意向大哥分配部分征地补偿款。”
“法官,我以后会多去探望我母亲,并和弟弟们一起承担起赡养母亲的责任。”
在耐心的说法释理后,兄弟三人同意法庭提出的调解方案,并在当地人民调解委员会的组织下,签订调解协议书,约定两位弟弟自愿向张大伯分配部分征地补偿款,而赡养母亲的责任则由兄弟三人共同承担。合作社根据三兄弟达成的协议,将征地补偿款分发给兄弟三人。
至此,两位弟弟无需以申请强制执行的方式领取补偿款,张大伯的诉求也得以解决,兄弟三人这起析产纠纷从源头上得到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