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来到法治政务信息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基层法治 > 一粒米香万年

一粒米香万年

发布时间:2024-10-26 来源: 江西政法网 作者:佚名

  “割禾哟,割禾哟,看到丰收真快乐,今天割个千千担,明天割个万万箩……”金秋时节,一场细雨过后,在万年县裴梅镇荷桥村,今年的“坞源早”(贡谷原名“坞源早”)迎来了收割季。万年贡米文化传承人、种植户程道明看着金黄色的稻田,愉快地唱起民谣。

  荷桥村一带是万年贡谷的原产地,在200余亩的冷浆田内,当地农民和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的科研人员一同挥洒汗水,一边收割稻子一边留样封存。

  为传承万年贡谷的优良基因,2023年年底,万年县多部门联动履职,积极开展万年贡谷提纯复壮以及稻作文化赓续传承工作。

  “一亩稻花香十里”

  民以食为天,作为“五谷”之一,水稻在中国人饮食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从“野草”到主粮,这条逆袭之路,水稻“走”了一万多年,形成了源远流长的稻作文化。

  “上世纪90年代,中美农业考古队对万年仙人洞与吊桶环遗址进行考古发掘时,在距今1.2万年的地层中发现了人工栽培稻植硅石,这是现今所知世界上年代最早的栽培稻遗存之一。”曾参与万年仙人洞与吊桶环遗址考古发掘的万年县博物馆前馆长王炳万介绍,此项发现把水稻栽培历史提前了几千年。

  如今的万年贡谷保持了野生稻长芒的特性,是当地先民精心培育的一种晚籼优质稻良种,有近两千年的耕作史,从明朝起便成为“贡谷”,有着“一亩稻花香十里”的美誉。2012年,“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来到万年,写下了“野稻驯化、万年之源”的赠言。

  野生稻和栽培稻植硅石共存,证实了野稻驯化经历了“野生稻—人工栽培野生稻—栽培稻—稻作文化系统”这一完整的演化链。

  从刀耕火种到精耕细作,万年贡谷种植技艺和稻作习俗代代相传。同时,其株高1.8米、芒长1.8寸、生长周期180天、亩产180公斤的特性也被当地人牢记于心。

  作为全国唯一共存“野生稻、栽培稻、优质稻”的地方,万年的稻米市场化和商业化之路越走越宽;“稻作+文化”的加持,让以万年贡谷为核心的当地特色品牌越擦越亮。

  2010年,万年稻作文化系统入选中国首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2016年,万年仙人洞与吊桶环遗址的水稻起源被编入人教版七年级《中国历史》教科书。

  传承保护稻作文化

  “在种植过程中,任何一个品种都要进行提纯复壮,尽量保证种子纯度。”10月9日,在万年贡谷原产地的试验田内,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的专家倾力开展稻种留样保存工作。

  2023年,相关部门发现部分万年贡谷出现了混杂、退化趋势。为传承万年贡谷的优良基因,万年县多部门联动履职,针对稻种开展提纯复壮工作,同时强化传统稻作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2023年10月,万年县人民检察院召开听证会,向相关职能部门制发检察建议。同年年底,万年县农业农村局与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就贡谷提纯复壮、优异基因挖掘等事宜签订合作协议,在海南三亚、江西高安以及万年县原产地等地开展品种繁育工作,计划用5年时间巩固传统贡谷的优良性状。同时,按国家稻米保护价的3倍收购贡米,稳定贡谷种植面积。

  万年县文广新旅局积极收集整理《庆丰收》《割禾歌》《插秧歌》等关于稻作习俗的歌曲、民间故事等,并通过文字、图片、录音、录像记录,实行数字化建档保护;筹集10余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更新《耘禾歌》等稻作习俗节目的演出服装和道具;邀请省级专家辅导节目排练,精心排练《祭稻祖》《二十四节气》等节目,提升传统稻作习俗节目质量;征选舞蹈协会会员和文化志愿者充实演出队伍,推动形成传承万年稻作文化的热潮。

  万年县裴梅镇人民政府在贡谷原产地常态化开展巡查,对农户开展宣传教育,稳定贡谷种植面积。

  为提升万年稻作文化系统保护实效,万年县农业农村局编制了《江西万年稻作文化系统保护与发展规划(2023-2030年)》,制定保护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措施。

  做好农业“芯片”

  “早年我外出打工时发现,很多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我想到家乡也有特色水稻品牌,于是决定返乡发展。”程道明告诉记者。

  返乡后的程道明创办了一家稻米加工厂,并与父亲一起奔走于田间地头,还带领儿子直播带货,通过网络打响万年贡米品牌。

  今年,程道明收获了10万斤野生稻,产值达100万元。“我希望万年贡米被更多人熟知,经营好加工厂让更多的年轻人回乡就业,振兴乡村。”程道明说。

  “为做好农业‘芯片’,我们每年投入100万元,筛选1至2个新稻种,计划到2025年推广种植优质新稻种5个以上,实现产业化种植。”万年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万年县从“芯”开始,与湖南省水稻研究所、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合作,加快优质万年贡谷稻种培育,目前已成功培育4个优质稻新品种。

  如今,万年贡谷已融入当地群众的日常生活,米粉、糍粑、年糕等深加工产品频频出现在餐桌上;稻作文化故事、稻作习俗等得到较好的保护和传承;世界稻作文化公园、神农源风景名胜区、万年仙人洞和吊桶环遗址成为万年人与外地游客了解万年稻作历史文化的“桥梁”。

  离开万年时,记者登上万盛大道旁的观景台,一幅五彩斑斓的稻田画映入眼帘,“国米·万年贡”“强国建设 民族复兴”等字样尽收眼底,这不仅承载着当地群众对厚重的万年稻作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更彰显了他们对民族复兴、乡村振兴的美好愿望。


原文链接:https://www.jxzfw.gov.cn/2024/1024/2024102460480.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法治政务信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