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法治报全媒体记者走进上犹县梅水乡,映入眼帘的满是收获的景象:远山上,一片片茶园在暖阳映照下透着养眼的碧绿;山下,蔬菜基地里的菜农,正忙碌的采摘着大棚里的蔬菜,收获的喜悦洋溢在脸上……好一派祥和的景象。 在这祥和景象的背后,该乡创设的“开好三个会”基层治理模式功不可没。近年来,该乡被中央文明委评为全国文明村镇,辖区的园村,也被中宣部、司法部等部委评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镇。
“茶话会”现场 开好屋场“夜谈会” 让干群关系更密切 梅水乡地处上犹县西南部,下辖有10个行政村,户籍人口近1.8万,姓氏繁杂,山林土地等纠纷隐患曾一度凸显。 为了更好地了解社情民意,调解矛盾纠纷,梅水乡结合乡村振兴挂点联系等制度,要求干部多和群众交朋友,做到全面、及时掌握矛盾纠纷信息,对涉稳问题和矛盾纠纷早发现、早化解。 然而,群众白天或要进厂务工、或要下地务农。为此,该乡规定,由村党支部书记牵头,驻村干部参与,大家利用晚上时间将闲下来的群众召集起来到祠堂或晒场召开屋场“夜谈会”,进行“面对面”交流,一方面宣传扫黑除恶、预防电信网络诈骗等知识,另一方面倾听他们的呼声,并切实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从而赢得他们的信任,成为他们认可的朋友。 据统计,今年以来,该乡已经召开屋场“夜谈会”95次,收集村民意见建议123条,现场调解邻里纠纷105起。如该乡上坪村骆某平、骆某辉叔侄二人因祖屋拆除后,屋迹界址存在争议,导致骆某辉想在老屋旧址浇筑余坪而遭到骆某平阻拦。今年6月,该村在召开屋场“夜谈会”时,骆氏叔侄二人便向主持会议的干部提出调处要求。了解他们的诉求后,驻村干部现场调解,最终在叔叔作出适当让步后,双方签订调解协议。 开好纠纷“茶话会” 让矛盾解决更及时 梅水乡是闻名赣南的茶乡。该乡党委、政府充分做好茶文章,以茶为引,将矛盾纠纷当事人请上茶桌,召开纠纷“茶话会”,大家在品茶的过程中协商、调解,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该乡规定,各村对通过综治网格员摸排的矛盾纠纷线索进行分类,对较简单的矛盾纠纷问题由村干部牵头,村级人民调解员参与,召集当事人召开纠纷“茶话会”进行调处;对较复杂的矛盾纠纷问题,则由乡里分管综治工作的领导带领相关站所工作人员,会同村干部,召集当事人召开纠纷“茶话会”进行调处。“茶话会”使原本严肃甚至剑拔弩张的调处现场少了几分戾气,多了几分温馨。据统计,今年1-9月,该乡共召开纠纷“茶话会”55场,成功调处了52起矛盾纠纷。 开好信息“研判会” 让调处方向更精准 当屋场“夜谈会”、纠纷“茶话会”这些活动在梅水乡各村有板有眼地开展起来的时候,梅水乡综治中心也没有闲下来,由乡党委、政府“一把手”分别担任主任和第一副主任的综治中心也建立了矛盾纠纷信息“研判会”机制。 该乡明确要求,乡党委、政府每月至少召开一次矛盾纠纷信息“研判会”,“研判会”由综治中心主任主持,乡综治干部、驻村干部、驻村民(辅)警、村综治网格员及各村党支部书记参加。会议重点对各村屋场“夜谈会”、纠纷“茶话会”摸排发现且不能化解的矛盾纠纷进行研判,商讨化解矛盾纠纷的办法,并明确牵头领导和具体人员进行化解。 信息“研判会”的定期召开,既为乡、村两级的综治干部明确了工作重点,也为他们指明了工作抓手,使一些棘手的问题得以解决。 ◎文/图 杨人业 钟浩文 全媒体记者刘尊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