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发生后,我右侧肩膀、手臂都摔伤了,心里还一直担心老婆和女儿伤的怎么样了。”去年8月,从外地来舟山打工的张先生一家发生交通事故,最近的公立医院就在9公里处,但急救车却把他们送往了15公里外的民营医院。
医疗急救领域是护航海岛群众的生命通道,承担着人民群众日常急救、突发公共事件救援等重要职责。有些急救转运“舍近求远”,部分海岛群众反映较为强烈。
舟山市纪委监委把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将全面整治急救转运“舍近求远”问题作为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的重点项目,以完善急救体系、规范收费制度、提升急救能力、查处违法线索为重点,深挖力改全市急救抢救领域问题,系统发力进行惩治。
依托120急救平台大数据系统,舟山市纪委监委全面起底排查2021年以来全市21个医疗急救站点急救车辆出车次数、轨迹路线、送治医院等,对2849单公立医院转运民营医院工单进行回溯,重点对“舍近求远”违规转运、财务未登记或未结算情况开展专项督查。同时,联动卫健、公安、市场监管、医保等部门“攥指成拳”,依规依纪查处多名急救站点工作人员向民营医院有偿介绍从而收取回扣的问题,对相关责任人作出党纪政务处分,对涉案的民营医院作出行政处罚,有效整治了院前急救领域存在的违规违纪乱象。
舟山市纪委监委还做好以案促治等后半篇文章,深入查找基层“微腐败”背后存在的责任落实、工作机制等问题,制发整改建议书21份,督促市卫健委有针对性地制定出台了《院前急救救护车收费管理制度》等19项制度,从源头上加强防治。同时,将优化全市急救体系建设作为专项治理的重要内容,搭建“海上生命通道”。
“1000元就能包船紧急就医,当我收到费用清单时简直不敢相信。”2024年8月12日18点左右,普陀区桃花镇一群众被毒蜂叮咬后急性发作,紧急启动包船机制,连夜转送至普陀医院抢救,最终转危为安。原本3000元的包船费用,病人只需承担1000元。
据了解,目前,舟山市、县(区)急救点已达到 25个,进一步缩短了急救半径。市卫健委印发《关于加强全市海岛医疗包船应急联动的指导意见》,降低病人包船就医费用,推动解决海岛急救难、急救贵的问题。
同时,该市还开通“海岛到本岛”“本岛到上海、杭州、宁波”等空中急救通道,并搭建全市统一远程医疗服务平台,构建全国首个公海医疗救助体系,成功将远程医疗协作网络延伸到公海作业渔船,“陆海空”一体化医疗急救抢救体系日趋完善,海岛群众连连拍手叫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