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来到法治政务信息网!
当前所在:首页 > 警示之窗 > 遂宁市扎实做好安全宣传“五进”工作 推动安全知识走进千家万户

遂宁市扎实做好安全宣传“五进”工作 推动安全知识走进千家万户

发布时间:2024-12-27 来源: 四川长安网 作者:佚名

  

  

  镇江寺街道开展安全宣传知识培训会

  

  

  

  遂宁市船山区开展安全宣传进社区活动

  

  “如果发现燃气泄漏,应立即关闭阀门,打开门窗通风,严禁使用电器设备,并及时联系燃气公司处理……”在遂宁市天宫路社区燃气安全宣传讲座上,工作人员正给辖区内商户和住户进行燃气安全宣传。正在听讲座的小卖部老板孟先生想到自家店内有微弱燃气味,但平时没有重视。讲座结束后,孟先生联系燃气公司检修,确认店内燃气严重泄漏,维修师傅连夜消除了隐患。这一检查让孟先生心有余悸,同时也对及时采取行动感到庆幸。

  

  安全宣传是提升公众安全意识、预防安全事故、构建和谐社会环境的关键举措。今年以来,遂宁市积极构建宣传教育新模式,扎实推进安全宣传进社区、进企业、进农村、进学校、进家庭,切实将安全理念根植于每一名群众心中,形成“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的良好格局,有效预防和减少了事故的发生,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高水平的安全保障。

  

  安全宣传进社区 共筑和谐平安家园

  

  社区,作为城市生活的基础单元,其安全管理显得愈发关键。为了加强居民的安全认知和自我保护能力,遂宁市构建起“三层面”立体体系,创新形式寓教于乐,实践指导提升能力,特定人群重点突破,全方位、多层次地提升了居民的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

  

  在创新层面,遂宁充分利用社区邻里驿站、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载体,设立安全书角、摆放安全宣传展板,为居民提供了丰富的安全知识学习资源。此外,还在遂宁市船山区南津路社区等地,打造了安全文化广场,让居民在休闲娱乐中接受安全知识教育。

  

  在实践层面,遂宁依托社区走廊等公共空间,建设了多条安全文化长廊,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宣传安全知识,提升了居民的安全意识;针对溺水事故高发的问题,特别建设了涉水安全宣传长廊,提高了家长和学生的防溺水意识;各地举办了多期安全生产知识培训班,覆盖了社区干部、物业管理人等责任人,提升了安全防范能力,同时,建立了安全生产目标责任考核机制,每半年开展一次考核评比,表彰先进,推动了安全目标责任制的落实。

  

  在特定人群层面,遂宁组建了以退休干部、退休教师、退役军人、党员等为成员的安全宣传志愿队,通过示范引领作用,带动社区居民提升安全防护意识和能力。针对家长和学生等特定人群,设置了以“家长四知道、学生六不准、六大高危场所、水上救援四字经”为主题的安全宣传长廊,提高了他们的安全防范能力。遂宁全市通过多措并举共同构建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社区安全宣传体系。

  

  安全宣传进企业 筑牢安全生产防线

  

  一辆正在加油的货车底部突发漏油情况,工作人员吴浩凭借敏锐的观察力迅速发现异常并立即上报。随即,现场警戒、顾客疏散、灭火器材布置、泄漏油品覆盖吸附、推车出站……今年7月,遂宁市煜坤联辉能源有限公司遂宁河东加油加气站(煜坤油气站)正在展开一场紧张而有序的安全应急响应。通过一系列措施,最终成功将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这一事件的妥善处置,正是遂宁安全宣传进企业成效的缩影。如今,“预防为主,教育先行,全员参与,持续改进”的安全宣传总体思路已深入煜坤油气站职工内心。煜坤油气站经理彭小利表示,他们的目标不仅是实现安全生产零事故、零伤害、零污染,更希望每名员工都能成为安全生产的践行者和传播者,共同为企业的安全稳定发展贡献力量。

  

  为强化企业安全意识,遂宁应急部门以“四举措”全力提升企业安全生产水平。一是深化法规教育。采用“执法+宣传”双轨并行策略,既强化法规刚性约束,又注重安全文化柔性引导,双管齐下,成效显著。仅大英县通过化工企业事故警示教育、安全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累计培训超600人次。二是创新宣传手段。通过政企合作模式,联合开展“安全生产月”宣传活动,通过设置咨询台、展板等形式,使安全生产法规和知识深入人心。三是发挥示范引领。遂宁市河东新区通过精心指导,在遂宁煜坤联辉能源有限公司加油加气站打造了安全楼道和安全长廊等安全宣传阵地,成为企业安全管理的典范。四是加强隐患排查。各级应急管理部门定期深入企业检查,督促落实主体责任并整改隐患。遂宁市安居区组织专家协助企业识别风险,射洪市对重点行业进行全面排查,实行清单化管理,有效防范事故。

  

  安全宣传进农村 助力乡村安全发展

  

  农村是安全宣传的重点区域。遂宁市各级各部门通过“送安全文化下乡”、建设阵地等一系列创新安全宣传举措,让安全文化在农村生根发芽,大幅提升农村地区的安全知识普及率,村民的应急自救能力得到有效增强。

  

  在提升村民安全意识方面,遂宁各区县创新和注重实效,通过开设“固定+流动”安全讲堂,成立“应急宣传服务队”“送教上门+拉家常”等,针对农村“空心化、老龄化”的特点,深入农村开展面对面的安全知识培训,使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学到实用的安全知识。同时,利用挂横幅、做展板、发放宣传手册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防火、防盗、用电、用煤、用气等居家安全小知识。依托党群服务中心,集中开展村民安全宣传学习教育活动,利用安全小课堂、农家书屋等普及安全知识,为村民提供学习平台,提升安全意识。

  

  在自救能力方面,遂宁积极组织开展了有限空间作业、触电事故、消防火灾事故等应急演练,让村民在模拟场景中学习应急处置技能。活动中,蓬溪县联合各村开展森林防灭火应急演练、防汛减灾综合应急演练等,有效检验了村应急队伍的综合处置能力和村民的应急反应能力。

  

  安全宣传进学校 守护校园安全防线

  

  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学校安全至关重要。遂宁市各学校将安全教育纳入日常教学,创新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安全知识。据统计,2024年遂宁全市各学校共开展安全教育活动600余场次,参与师生达30万余人次,有效预防和减少了校园安全事故的发生。

  

  在家校共育方面,遂宁通过家长会、微信、QQ等多种方式,积极搭建“家校共育”平台,发放了《防溺水安全告知书》《消防安全告知书》等安全宣传资料150余万份,惠及350万余人次,形成家校共育的良好氛围。

  

  在安全意识方面,遂宁将安全教育纳入学校教育课程,通过开展“开学第一课讲安全”“森林防火主题班会”等多种活动形式进行实践。让学生深刻理解安全的重要性。同时,举办安全知识竞赛、演讲比赛、手抄报比赛,从而有效提高安全意识。

  

  在自救能力方面,遂宁通过开展地震、防踩踏等应急疏散演练,让学生学会如何在危机时刻保持冷静,迅速采取自救措施。通过观看“安全宣传进校园”直播等活动,让学生们了解到更多的安全知识和自救技巧,从而全面提升他们的自救能力。

  

  此外,遂宁注重将安全教育与特色文化的结合。如大英县隆盛镇小学以“曲艺”加强安全教育,创新将安全知识融入金钱板曲艺作品,创作《遵守安全生产法,娃娃创意说安全》等,让学生在学习传统文化时深化安全认知。蓬溪县鱼泉小学执行“1530”安全教育制度,定期对学生进行多方面安全知识教育,包括防欺凌、防火等,有效提高了安全教育的效果。

  

  安全宣传进家庭 构建温馨安全港湾

  

  家庭是社会的最小单元,也是安全宣传的最终落脚点。为进一步提升公众安全意识,构建安全和谐的社会环境,遂宁深入开展安全宣传进家庭,鼓励家庭储备应急物资,制定家庭应急预案,提高家庭成员的自救互救能力,为广大家庭筑起了一道坚固的安全防线。

  

  遂宁市充分发挥应急、消防、妇联、街道(社区)等多部门的作用,联合开展“进门入户送安全”和“家庭明白人”活动,深入居民家中排查安全隐患,指导家庭加强安全防范。通过多部门联动模式,有效提升宣传效果,形成强大的宣传合力。

  

  “幸好在参加应急演练宣传时,获得一具手持灭火器。”天宫路社区居民朱大爷说道。今年9月,朱大爷家里突然失火,因经过了安全培训,第一时间便想到拨打119火警电话,同时寻找灭火器和邻居开展自救,此举为消防部门快速消除火灾争取了宝贵时间。

  

  在宣传过程中,遂宁各地非常注重结合实际案例,增强宣传的实效性。通过邀请曾经发生过火灾等事故的家庭亲临活动现场讲述事故原因和危害,警示广大居民群众时刻注意用火、用电、用气等消防安全。通过“身边人讲身边事”,让安全知识更加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增强了居民的防范意识和自救能力。

  

  安全宣传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如今,遂宁市通过安全宣传“五进”工作,为公众筑起了一道坚固的安全防线。下一步,遂宁仍将继续深化安全宣传工作,不断创新宣传方式和方法,与全体市民共同书写平安建设的新篇章。(苟熙海 文/图)

  


原文链接:https://www.sichuanpeace.gov.cn/pasc/20241226/2934706.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法治政务信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