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很有价值的培训,我们系统学习了社区治理、社区服务、未成年人保护等领域的专业知识,对于提升居委会服务居民、开展自治能力很有帮助……”回首之前参与的“社区居委会党建引领居民自治能力提升”培训,罗湖区东湖街道居委会工作人员张玲至今记忆犹新。
南山区“民微集市”现场热闹异常。
“集市很好地解决了我们的痛点,以前我们有好的服务和方案,但是不知道联系什么社区实施。”一场火爆的“民微集市”在服务类企业与南山区基层社区之间架起桥梁,以至于深圳市踏奇空间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杜娟至今仍在感叹,新颖又接地气的“民微集市”,打开了企业参与社区治理、服务的新空间。
小公约撬动大治理!一份《大水田东区居民公约》在龙华区观澜街道大水田社区东区小区催生出崭新的文明气象。社区党委副书记黄远芳感慨,一纸公约体现居民对自己行为的承诺,当约定变为现实,居民也从治理的“旁观者”变为“当事人”。
在深圳,新一届社区“两委”班子就职以来,各区紧扣“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主题,以社区居委会自治能力建设为枢纽积极探索。
尤其是今年以来,在高质量发展的宏观语境下,深圳各区党建引领居民自治的探索换挡提速,培训赋能、公约牵引、深耕“民微”、协商深化……打出一套丰富多元的“组合拳”,极大地释放居民群众的自治活力和智慧,着力构建人人参与、人人负责、人人奉献、人人共享的基层治理共同体。
而从张玲到杜鹃再到黄远芳,她们身份各有不同,但却都是深圳基层居民自治加速奔跑的参与者和见证人。
培训赋能
夯实居民自治“底座”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基层治理工作既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艺术。
显然,从根本上提升居民自治能力,必须回到起点,回到各类自治主体“是什么”“做什么”“怎么做”的基本问题上来。
基于此,今年以来,深圳市各区民政局围绕“党建引领居民自治能力提升”主题,聚焦社区居委会整体概况及下属委员会的角色定位、组织架构、工作职责等关键内容,竞相展开系统精准的培训。
在龙华区,区民政局按照岗位工作人员的不同需求,设计出差异化、针对性的培训方案:对于社区居委会班子成员,培训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解读、党建引领社会治理的基础理论等展开;对社区居委会专职人员,围绕基层治理工作常识、社区关系建设与资源调动、社区服务的创新思维与技巧等设计培训内容。
值得一提的是,龙华区专门针对社区居委会下属社会服务(妇女儿童)委员会成员展开专项培训,从理论教学方面讲述社区居委会社会服务(妇女儿童)委员会的组织定位、组织架构、工作机制等内容,从政策解读方面重点围绕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法规与政策、反家庭暴力法为学员进行解读;同时,培训还单独设立了案例教学,通过“‘陪你走花路’女性再就业帮扶项目”等具体案例,讲解如何完善社区“一老一小一弱”服务网络,优化服务质量,以及如何从社区中寻找专业人士、联动“双百工程”社工站点开展社区服务活动等内容。
在罗湖区,区民政局采取“线上直播+线下授课+线上视频微课”多种形式开展培训。线上直播聚焦社区基层自治主题,精心设计“社区居民参与式互助—义集义仓”、“山东地区社区治理中的居民参与”等课程,培训总人次达5400人次;线下授课围绕居委会规范化建设要求,从“居民的社区参与度提升、资产为本的社区工作开展”“社区基金如何推动社区发展”“未成年人保护的社区服务”“社区反家暴服务”“居代业政策解读及物业维修基金使用政策指导”5个专题进行论述。
除此之外,罗湖区民政局精心制作了“社区治理系列”“民生微实事项目系列”“‘双百社工’系列”三大系列共计10个视频微课供街道、社区学习使用,覆盖全区10个街道及81个社区居委会业务工作人员、居民代表、社区社会组织骨干等群体,目前累计学习2700余人次。
在大鹏新区,葵涌办事处专门成立分管领导任组长的调研工作组,逐一调研辖区各社区居委会工作情况及存在问题,直接掌握居民自治的第一手材料,并根据调研结果,围绕本街道“一城一湾三片区”的发展格局,针对性设计“助力建设高品质综合服务城区、助力打造红色旅游路线三大片区、实操业务技能培训”三类课程,有效回应各类自治主体的自治能力提升需求。
在盐田,区民政局借助干部学堂、业务科室培训等机会,针对街道工作人员、社区居委会成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社工、社区社会组织骨干等开展一系列相关业务培训,如民生微实事项目培训、居委会业务培训、五社联动培训、社会组织培训等,培训内容覆盖社区日常各项工作,切实提升社区工作人员素质,增强社区居民自治能力。
公约牵引
“软法之治”重塑居民家园意识
居民公约是社区居民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行为规范,也是健全和创新党组织领导下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现代基层治理体系的重要形式。
深圳市高度重视居民公约的制定和修订工作,将其作为推动居民自治、深化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抓手。
在龙岗区,区民政局组织开展的“龙岗区十佳优秀居民公约”评选活动,引起广泛关注。龙岗在全区119个社区居委会中,自下而上筛选了37个社区居民公约进行评选,经街道推荐、区级复审、网络投票等多重环节,最终评选出盛平、大康、五和等十个社区居委会的“十佳优秀居民公约”。
评选出来的优秀居民公约内容合法合规、务实管用,制定和修订程序严格规范,体例形式丰富多样,在推动健全党组织领导下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现代基层社区治理机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具有较强的典型示范意义。
在龙岗街道南联社区,社区居民公约在社区治理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据介绍,南联社区居民公约明确提出了骑行电动车要佩戴头盔、不违规充电、实行垃圾分类、文明养犬等约定,教育引导社区居民遵纪守法、移风易俗。龙华区观澜街道大水田社区也在以居民公约牵引居民自治方面,树立了鲜活有效的样本。
大水田社区北接东莞塘厦、凤岗两镇,社区近99%的居民为外来人口。不断的迁徙变动中,居民之间的互动交流少了,生活上的矛盾和摩擦就多了。大水田社区选择在东区小区试点,创新推进居民公约,以民事约定的形式探索解决人际关系、人居环境、社会认同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打造“居民公约共治小区”。
为此,大水田社区组织由包楼栋党员、网格员、社工、楼栋长、志愿者等构成的工作小组,先后开展三轮入户调研,收集群众的意见建议,形成了东区居民公约的文本。随后,社区党委又邀请业主代表、居民代表、商户代表投票,建立公约执行监督委员会,并明确违约责任,以及守约违约的奖惩机制。
通过设立居民公约,大水田社区唤醒了居民对于真善美的追求,而坐在一起议事、议招、议感情,也让大家从“陌生人”变成了“家里人”。从“置身事外”变成了“热心参与”,居民的社区主人翁意识和群体家园意识也在得到重塑和强化,一个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互助互惠共同体正逐渐成形。
智慧助力
优化服务呵护美好生活
今年5月19日上午,宝安区首批9家长者助餐点在新安揭牌。不用买菜做饭,老年人出门走几分钟到助餐点“刷脸”点餐,或者打开手机点击送餐到家,就能吃到一顿实惠营养的饭菜,方便、可口还有补贴。
以智慧化手段整合社区的公共服务资源、商业资源、社会资源,给老年人带来助餐服务新体验,不仅仅发生在宝安区。今年以来,智慧化手段的广泛应用,正推动着深圳基层社区服务持续优化升级。“数据多跑路”带来的是更加美好便捷的社区生活。
以宝安区为例。区民政局联合区委组织部、区委政法委、区政数局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在全国率先构建网格化基层治理体系和全区一体化大数据,以此为支撑探索推进建设“国家智能社区治理特色基地”和智慧社区。
其中,围绕智慧养老,智慧社区整合了养老机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养老服务运营商等资源,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多主体参与、资源共享、公平普惠的智慧养老服务供给体系,提供助餐、紧急救援、配餐管理等“快递般精准”的居家养老服务,有助于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养老服务需求。
在福田区,区民政局会同区发改局印发贯彻落实“十四五”规划实施方案,会同各街道首次划定92个社区服务范围,不断优化社区服务机制和效能;会同区住建局开展全市唯一试点社区建设,推动在益田试点社区建设全市首家社区数字健康食堂,在新洲社区试点深化“五社联动”工作机制,成立新洲社区专项基金、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和社区志愿服务队,深化与社区居委会、双百社工站点之间的联动。
福田区沙头街道新洲社区则将开展志愿服务与创新社区治理有机结合,打造了一支“1+10+N”的居民志愿者队伍,通过常态化开展党员市集活动、学雷锋志愿服务月、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十分钟微公益活动等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活动,用党建串联起各个治理主体的力量,打造了有温度的和美社区。
精耕“民微”
民生改善与居民自治齐头并进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
一直以来,深圳市高度重视创新民生服务运行机制,并切实发挥体制蕴含的组织化动员优势,使得“民生微实事”(下称“民微”)在实施的过程中,不仅精准化、精细化地解决了社区居民身边的民生服务需求,还充分激发了社区自治活力,提升了社区自治能力,形成了“以民生行政提升民生福祉、促进社区自治”的有效路径。
今年以来,深圳市各区在“民微”实施中进一步创新形式,把基层党建、政府职能转变和基层自治等更加紧密地结合。南山区推出的“民微集市”堪称样本。
今年9月15日,南山区首届民微集市供需对接交流会在深圳改革开放干部学院火爆开市,集市设置了优秀项目展演、现场对接交流、项目参展体验等环节,130余家优质民生服务企业、社会组织,与全区8个街道101个社区面对面洽谈,现场“心动牵手”236个项目、有合作意向407个项目。
这是全市第一个以“集市”的形式开展的“民微”活动。南山区民政局通过与“助企行”工作深度融合,为民生服务企业送服务、找市场、促合作,推动项目供需精准匹配,搭建民生微实事服务供需对接新场景,通过公益“大集市”,满足民生“微需求”,助推更多优质项目在南山落地开花,用高品质服务助力民生高质量发展。
福田区在民微领域的表现也可圈可点,全年全区“民生微实事”实现“四个首次”:首次足额使用年度预算资金,首次中期调增预算,首次支付超亿元,首次实施近千件实事。
强化协商
激发居民自治新动能
居民群众从社区事务“旁观者”变身社区治理“当事人”,协商议事是不可或缺的环节。
今年以来,深圳各区围绕破解居民自治发展的瓶颈,不断探索基层协商民主的新机制、新载体、新形式,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平台、路径、机制。
在宝安区,区民政局指导各街道落实《基层议事协商工作指引(试行)》,扩大140个“社区居民议事会”议事协商范围,围绕涉及居民切身利益的公共事务、公益事业,拓宽议事协商事项,推动议事协商向小区、楼栋等末梢延伸覆盖,推动基层街道和社区8117名居民代表、140名居务监督委员会成员及社会公众共同参与、多方联动议事协商,激发社区居民参与活力。
在龙华区,民治街道北站社区在探索超大型城市高密度城区社区治理中下足“绣花功夫”,构建出涵盖居民代表议事会、社区专家参事会、党员群众共享会的“一社三会”基层治理模式,推动社区治理由“他组织”向“自组织”转变,全面开启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的探索实践,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贡献“北站经验”。
在大鹏新区,各社区组建居委会居民代表微信工作群,每月常态化收集社情民意,促进各类社区自治主体保持与居民密切联系,对联系和收集反馈工作进行数据跟踪统计,及时回应解决群众诉求。其中,葵涌办事处单独为478位居民代表制作电子名片,实现电话实时可拨、位置全天可见。今年以来,新区累计召开11次街道级议事协商工作会议、90场次社区议事协商活动。
在光明区,马田街道着力推动资源、服务、力量下沉社区,打造“基层治理小分格”工作模式,发挥社区“两委”作用,引导居民群众共同参与社区治理,小分格每两周组织居民群众、商户代表、新就业群体、退休干部等人员召开党群理事会,广泛收集群众诉求,共商解决方案,推进精细化治理与优质民生服务相融合,切实把服务触角延伸到基层“末梢”。
坪山区各街道、社区按照议事内容,组织相关议事主体,通过现场调研、座谈会、民主协商会、民主专题议事会、公开征求居民意见等方式落实街道层级民主议事协商;采取居民代表会议、居民议事会、书记茶话会、民情恳谈会、“民生面对面”、党群联席会等形式开展社区议事协商。
在深汕特别合作区,赤石镇新城村以党建引领为抓手,充分发动群众自治组织参与基层治理,发挥村民代表会议、村民议事会、村民理事会等民主议事功能,让群众真正成为“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