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第一法院南城法庭法官与调解员在南城街道调解中心现场联合调解纠纷。
人民法庭是人民法院联系服务群众、解决矛盾纠纷、扎根基层最深的司法触角。近年来,东莞法院强化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推动法院与基层党组织的联动共治,促进基层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实质化解,为深化乡村治理、优化营商环境提供有力司法服务。
今年以来,东莞市中级人民法院制定党建共建工作方案,将市中院、三个基层法院、人民法庭党支部组成20个共建组,结对联系100多个村(社区)、行业协会等基层党组织,常态化开展共建活动,共同营造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数据显示,今年1—8月,全市法院诉前化解案件7.9万件,调解成功率达53%。
坚持党委领导
探索枫桥经验“新样本”
“我们的孩子可以安心读书了,非常感谢!”陈先生夫妻俩连连道谢。这是今年东莞市南城街道调解中心在东莞市第一人民法院南城法庭揭牌成立当天接到的首宗案件。
陈先生的两个孩子均是南城某学校的初中住校生。因前几年陈先生经济状况出现问题,拖欠了学校2022年至2023年各项学杂费共计9万余元。如今两名学生临近毕业,学校要求陈先生一次性支付所有费用,否则学生就要转学。
双方始终谈不妥支付的时间和金额,陈先生来到调解中心寻求帮助。南城街道调解中心调解员认为案件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考虑到涉及未成年人和在校学生,调解员迅速联系南城法庭法官安排调解。
“能否各退一步?陈先生在孩子毕业前分期缴清相关费用,这样还款压力小了,学校也能尽快拿回钱。”在法官和调解员的共同努力下,陈先生夫妻和学校达成和解。
据介绍,南城街道调解中心是东莞首个设立在法庭,由法庭直接管理的调解中心,坚持了便民利民原则,突出了法治保障作用,有利于构建高效联动的法治化多元解纷大调解格局。
“南城法庭将积极配合辖区党委政府、综治办做好调解中心的管理和运转工作,依托该中心为人民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推动基层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助力‘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南城法庭庭长谢立川表示。
无独有偶,今年5月下旬,长安镇在东莞市第二人民法院长安法庭设立了“乐居长安”纠纷调处中心。
近年来,长安的不动产租赁合同纠纷呈现出基数大、增长快、牵涉广、化解难的态势。据统计,2021年到2023年,长安法庭受理房屋租赁合同纠纷数量每年均超过200宗,居法庭受理案由第四位。
为最大限度地把不动产租赁类型的矛盾纠纷防范在源头、化解在萌芽、解决在前端,长安法庭打造了“乐居长安”纠纷调处中心。
中心设在长安法庭,目前已建立起党委领导、相关职能部门联动共治工作机制,实施“一社区一法官”和固定司法联络员制度,强化矛盾纠纷甄别、分流和分级预防化解工作。今年以来,长安法庭受理不动产租赁纠纷86件,同比下降约22%,其中已结案的62件中有37件调解成功,调解成功率近六成。
组织党员带头
担当基层治理“主力军”
“醉酒不是推脱和逃避责任的借口,你们酒后在医院闹事,还殴打辱骂他人,这是违法行为!不仅要接受公安机关行政处罚,还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东莞市第三人民法院桥头法庭法官曾昭串在一起酒后医闹事件中,对当事人进行了严肃批评教育,劝解他们履行赔偿责任。
在曾昭串的释法明理下,当事人终于深刻认识到错误,当庭赔偿了杨某经济损失并真诚地向其道歉,案件得以妥善解决。
“作为一名党员,我始终秉承着‘如我在诉’的理念,用自己的专业和真诚,以法明理,以情动人,真正为群众排忧解难,让人民群众在矛盾纠纷化解过程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曾昭串表示。
目前,东莞全市616个村(社区)均完成与法官的对接,法官通过与社区对接、专人挂点的方式指导开展调解工作。一批优秀的党员法官在基层调解工作中脱颖而出,担当基层治理“主力军”。不仅是曾昭串,东莞市第一人民法院法官钟柳云也是其中一位。
作为一名工作15年的资深法官,钟柳云曾获个人三等功、案例先进个人、办案标兵、办案能手等荣誉。
“我们党支部坚持党建与业务紧密融合,经常召开支部会议共同研究提升调解工作成效。”钟柳云说起自己的办案心得,“今年我审理了一宗变更抚养关系的案件,案件中的孩子因为父母离异而出现心理问题,我们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力量,与妇联等职能部门协作配合,给父母释法明理、为孩子提供心理干预服务,最终促成变更孩子由父亲抚养,保护孩子更好健康成长。”
而另一名党员法官——东莞市第二人民法院法官陈韵菲的秘诀则是三个“心”。她说,作为党员,她经常提醒自己要牢记三心:“公心”“同理心”“耐心”。
“公心是指依法办案、实质解纷,充分化解当事人矛盾、为当事人排忧解难。同理心是要求自己设身处地站在当事人角度进行分析和解释。耐心则是告诫自己要用足够的耐心去倾听当事人的诉求和感受。”陈韵菲的“三心经验”让她今年以来总共调解撤诉案件约170宗。
强化党建共建
搭建基层党群“连心桥”
在党委领导下,东莞法院不断探索出枫桥经验“新样本”,而通过党建共建的形式,法院积极与村(社区)等基层党组织构建坚实的党群“连心桥”。
今年6月下旬,东莞市第三人民法院横沥法庭收到一起买卖合同纠纷案。原告塘厦镇某机电公司向被告东坑镇某科技公司供应马达,然而科技公司未按约支付货款。多次催款无果后,机电公司诉至法院,要求科技公司偿还货款7.9万元,其股东承担连带清偿责任。
“我们在审理案件时,发现合同类纠纷高发,该案件反映公司发生交易前未审慎审查对方资信及履约能力、公司自身经营不规范存在公司人格混同等常见问题。”横沥法庭法官翻阅卷宗时,发现该案件系辖区常见涉诉类型。
为了做好商事纠纷化解工作,经过分析研判,横沥法庭决定开展巡回审判活动。
说干就干。今年7月,东莞中院诉讼服务中心党支部、东莞第三法院横沥法庭党支部联合东坑镇司法分局党支部开展党建共建活动,活动以“聚焦‘无讼’探索实践,开启基层社会治理新路径”为主题,在东坑镇开展巡回审判和专题培训,并邀请东坑镇各村(社区)调解员参加。
“本次巡回审判活动是法庭积极探索推动打造‘无讼村居’的生动实践,可以让基层调解员了解同类纠纷争议焦点的梳理方法,提升他们的实质解纷能力,力求达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效果,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横沥法庭庭长张伟表示。
“旁听庭审后,我发现诉讼并非想象中简单,需要以事实为准绳,以法律为依据。”“在日后调解工作中,我要尽量收集完整证据,仔细核对证据原件,用学到的调解技巧,帮助当事人快速解纷。”旁听巡回审判的调解员谭小敏、杨一珂表示收获良多。
这是东莞法院开展党建共建、深化基层社会治理的一个缩影。东莞中院打造“3+N”联学共建机制,深化中级人民法院、基层法院、基层法庭三级业务指导交流;同时,将司法职能向前延伸,加强对村(社区)、行业协会等共建党组织的指导培训,提升纠纷调解实效。
例如,联合开展“和美村居”“幸福小区”“无讼小区”“幸福校园”等共建活动,推动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基层治理;组织法院法官、干警深入村(社区)走访调研、座谈交流,听取群众的意见建议,不断提升办案质效;围绕服务高质量发展和推进“百千万工程”,开展理论联学、普法宣传、调解培训、巡回审判、法律体检等各类活动160多场次。
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党建共建活动,东莞法院不断融入“1+6+N”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实现法院、法庭、法官与村(社区)等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联动共治,做深做实“抓前端、治未病”,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