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24小时调解室真的太方便了!第一期工程欠款我已经收到了,也在和对方洽谈新的合作项目。感谢调解员!”
近日,在一起建设工程合同纠纷达成调解协议后的电话回访中,原告李某向调解员发自内心地表达感谢。
什么是24小时调解室?又是什么样的调解服务,让当事人连连赞叹?
公司拖欠工程款引纠纷
某装饰工程公司与某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是多年的生意合作伙伴。2015年,建设公司拿下了一栋研发楼工程项目,并把其中的两个工程分包给装饰公司。到了2018年,两个工程全部施工完毕。
然而,建设公司却以各种理由拖延结算工程款,经装饰公司多次催促,建设公司仍欠下装饰公司工程款39万多元未还,双方由此产生纠纷。无奈之下,装饰公司将建设公司诉至法院。
今年7月18日,东莞第二法院厚街法庭将案件委派给厚街“枫”景纠纷调处中心派出所联络站调解员朱科进行诉前调解。
该联络站设在辖区一派出所,依托派出所调解室24小时值班的特点,提供全天候的纠纷调处服务。
经过详细研读案卷,朱科随即以法院特邀调解员身份联系双方当事人,没想到在被告那里吃了“闭门羹”。
“我现在在外地出差。”“工地太忙了,不方便接电话。”每一次的电话,建设公司老板袁某总以各种理由挂断电话,对调解工作也很是抵触。
面对当事人无法参与现场调解且双方调解时间不统一的情况,朱科告知当事人可提供24小时调解服务,预约时间更加灵活,解决问题也更加高效,力求拉近调解距离。
开启24小时调解服务
接下来的一个星期,朱科反复跟双方“背靠背”通过电话和微信沟通交流。“一般是白天上班时间沟通,如果当事人不方便,就约定晚上再继续沟通。”朱科说。
“对方一再拖欠货款,辜负信任,搞得我的公司经营困难,都是他们的错!”调解过程中,装饰公司老板李某怨声载道。
“我不是不愿意付款,只是资金暂时周转不过来,没办法一次性还清,而且还有一些账单要再核对清楚,请再给些时间。”袁某也诉说着自己的困难。
见状,朱科在笔记本上以“思维导图”的方式分析着:双方业务契合,彼此熟悉;被告缓过一口气后资金稳定,调解已有诚意;核心问题——两个工程合同,几十笔账单,对账不清晰……
眼下,能否实质性化解这起纠纷不仅关系到案件本身,更关系到两家企业后续的合作和发展。
于是,派出所联络站的调解团队很快碰头讨论具体方案。
“双方此前是稳定的合作伙伴,这是很好的调解基础。”
“核心关键在于重建双方信任根基,缓解企业经营的困境。”
同时,厚街法庭法官郑承怡也对调解团队给予建议指导。
“核对清楚被告向原告支付的每一笔款项的金额及用途是本案和解的重要一环。建议你与双方共同核对,既能取得当事人的信任,也能在过程中给予双方逐步消解矛盾的空间。”郑承怡说道,并就建立科学对账、付款机制和利息计算方式等分别向两家公司提出法律建议,帮助他们从源头上减少此类问题的发生。
在征得双方当事人同意后,朱科建立了微信群线上核对账目。多达几十笔的对账记录,账单复杂、记录混乱。朱科与双方当事人一起耐心逐笔核对,有时候是中午12时,有时候是深夜11时,无论白天还是深夜,在调解员的主持下,双方不用见面就完成了“谈判”。
三天后,双方账目终于厘清。
从“法庭上见”到“重启合作”
经过前期的多次沟通,8月6日,朱科通过“人民法院网上调解平台”组织双方进行线上调解。
“李某,对方是你多年的合作伙伴,现在他也不是恶意拖欠的,能否再多给他些时间,也给你们彼此再合作、同发展的机会?”
“袁某,现在你的行为已经影响到装饰公司的经营了,你也要考虑下李某的处境,拿出还款的诚意来,才不会损害了你们这么多年的情谊。”
针对两家公司的情况,朱科耐心进行释法说理、分析利弊关系,帮助双方降“火气”。一言一语间春风化雨,双方当事人终于被打动。
“我愿意拿出最大的诚意,加紧清理公司应收账款,优先向原告支付货款。”袁某积极表态。
“调解员说得对,这年头有个稳定的合作伙伴很重要,我们愿意放弃资金占用损失的部分,给双方一个能够再合作的机会。”李某也终于松口。
最终,双方达成分期付款的调解协议,39万余元的欠款由建设公司分三期支付给装饰公司,于今年底前支付完毕。
至此,两家公司从“法庭上见”到“达成和解”再到“重启合作”,案件得以圆满化解。
法官与调解员在派出所联络站联合调解纠纷,省、镇人大代表现场观摩
这是厚街法庭主动融入党委领导下的“1+6+N”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推动纠纷治理触角延伸至最基层的一个缩影。厚街法庭联合辖区党委政府设立厚街“枫”景纠纷调处中心,由1个中心、7个调解联络站及多方调解力量构成,其中便包括了5个派出所调解联络站。
联络站将派出所值班的优势最大化利用,开创24小时不间断源头纠纷化解新模式,为群众提供更加便利、高效的解纷服务,助力更多基层矛盾纠纷得到化解。
自厚街“枫”景纠纷调处中心成立以来,辖区5个派出所调解联络站共调解案件1318宗,调解成功率达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