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木蔓发,雨濯春尘。走进潞城区人民法院,“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字样跃然高悬。法治建设既要抓末端、治已病,更要抓前端、治未病。潞城区人民法院着眼群众多样化矛盾纠纷解决需求,通过分调裁审、多方联动、诉源治理,下实力,办实事,获实绩,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实”拿“久”稳。
分调裁审效率高 便民服务群众赞
“‘云上法庭’开得好,方便快捷效率高!”大学生郭某由衷称赞。
郭某与牛某相识。牛某因做生意向郭某借款并打下借条,到期后却以没钱为由拒绝还款。鉴于郭某在外省上学,牛某又身处河北省,当事人到庭开庭时间久且案情简单的实际情况,潞城区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庭法官王娜征得当事人同意后,决定开启“互联网+”解纷模式,通过“云上法庭”智能审判系统,使两位相隔千里的当事人实现“零距离”沟通。不到半小时,双方便就金额和还款时间达成一致,调解结案。
数字赋能,简案快审。这是潞城区人民法院推进分调裁审,满足群众差异化司法需求、提高审判质效的缩影。
为实现“繁简分流、轻重分离、快慢分道”,潞城区人民法院选任经验丰富的法官助理担任程序分流员,将适宜调解的案件分流至调解室,由专职特邀调解员负责案件调解工作。对不适宜调解的案件,根据案件类型不同,将案件分别引导至速裁团队、类案团队和精审团队。该院共设置了两个速裁团队,负责司法确认和简案快审;设置了3个类案团队,负责家事纠纷、道路交通事故纠纷、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件的类案专审;设置了6个精审团队,负责疑难复杂案件的审理。2022年,潞城区人民法院速裁快审案件861件,占一审民事案件的61.89%。
非诉机制挺在前 多方联动聚合力
如何将矛盾纠纷消弭在萌芽、化解在基层,是新时代人民法院的一道必答题。潞城区人民法院坚持将非诉机制挺在前,把法院诉前调解同行政调解、人民调解、行业调解有效衔接,与区信访局、住建局、人社局、司法局等多部门对接,形成多元解纷合力,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助力基层治理取得新进展。同时依托人民法院调解平台,积极对接行业协会,建立解纷“菜单库”。目前,调解资源库进一步扩充,多元解纷释放更多活力,类型化、专业化的诉调对接机制初步形成。
潞城区人民法院还与法律援助中心建立合作机制,设立法律援助工作站,通过值班律师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诉讼服务、诉前调解、信访接待等工作,得到群众好评。
诉源治理抓前端 息争止诉见实效
近日,潞城区一企业与上海某仪表公司因合同履行发生纠纷,诉至潞城区人民法院。案件经诉前调解未成功后流转至民事审判庭法官王东海处。考虑到双方的实际情况,王东海决定与特邀调解员王春良、申忠秀一同前往潞城经开区诉讼服务站,就近为双方进行调解,并最终达成调解协议。“我们不断深化诉源治理,尽最大努力不让矛盾纠纷进入下一个程序。”王东海介绍。
潞城区人民法院积极融入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在夯实诉源治理工作根基上下功夫,推动多元解纷机制从区级延伸至街道(乡镇)、村(社区),尽量把社会矛盾纠纷化解在源头。一方面,该院通过开展法官进乡村、进社区、进网格推动人民法庭与基层治理单位对接,在全区各街道(乡镇)和经开区设立诉讼服务站,吸纳包括乡村干部、公安民警、网格员、人民调解员等为法院的特邀调解员。另一方面,该院以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为阵地设立法官工作室,通过“一屏、一线、一终端”,为村(社区)当事人提供实时调解指导、网上立案、在线调解等司法服务,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抓前端、治未病,潞城区人民法院诉源治理成效显现,呈现案件总量、增幅“双下降”的良好态势。
今年的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扎实推进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倾听群众呼声,坚持问题导向,奔着问题去,真正解决问题,实质化解纠纷,不断满足群众公平正义需要。潞城区人民法院将继续让多元解纷网越织越密、多元解纷圈越扩越大,使群众民生问题能反映、纠纷矛盾有处解、合法权益有保障。
来源:长治日报